|
【陷阱】橱柜计价商家易设陷阱 搞清延米与单柜 |
【xian5】2012-12-29发表: 橱柜计价商家易设陷阱 搞清延米与单柜 搞清“延米计价”和“单柜计价”的概念1、所谓按照“延米”计价,“延米”是什么?“延米”这个计量单位一般是用来统计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工程的工程量的。而在家具市场里也一般就用在橱柜上。打个比方说 橱柜计价商家易设陷阱 搞清延米与单柜搞清“延米计价”和“单柜计价”的概念 1、所谓按照“延米”计价,“延米”是什么? “延米”这个计量单位一般是用来统计不规则的条状或线状工程的工程量的。而在家具市场里也一般就用在橱柜上。打个比方说,一套橱柜包括1米长的操作台和1米长的吊柜,虽然看到的是上下两个部分的分别标价,但通常厂家告诉你的一个延米的价位,是上下都包括的。 2、按单柜计算具体指什么? 按单柜计价,顾名思义指的是将常用的组合单元列出来,具体到每个柜子多少钱,这种计价方式准确性很高,误差也相对比较小。 延米计价的价格陷阱在哪里? 在挑选橱柜时,看到的最多的就是“xxx元/延米”的标价,有些价格看起来非常令人心动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时候,这只是橱柜的基本报价。以下是一些消费者经常遇到的情况,读者在挑选橱柜的时候可要小心别又被蒙骗了。 推荐本文设计师:刘逸设计费:150-300元/平米从业年限:4年电话:400-040-8018擅长:暂无提供个人介绍:和谐就是美。 一般的延米计价是这样的: 吊柜米数*吊柜单价+地柜米数*地柜单价+台板米数*台板单价+(后加的五金、玻璃、灯等配饰,可以不加)=橱柜总价 注意看后面可加可不加的部分,往往很多猫腻都出于此。 1、报价和实际结算价有很大出入 比如看到的样品是只有一个大柜门的,而实际给消费者设计的却是有两个柜子的。最后在计价的时候就会在本来的报价基础上加价,理由是原一延米的报价是针对一个柜门的,增加柜子数量的同时也意味着增加了背板、侧板、五金件,还得另外加钱。 2、五金件等得另外配 样品的价格上写的好看,很实惠的样子,可事实上里面的异型拉篮柜子,五金件等都是不包括在内的,都要到时候另外加钱,等全部配好以后价格也就上去了。 3、配件只包括最简单的 有些橱柜外表看起来光鲜,价格算下来也实在,并且商家也承诺抽屉、拉篮等不另加钱。但事后才知道其实商家说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配置。要知道每家每户的情况不同,需求也不同,如果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,商家此时就会累计出一大堆要单加的费用来,一旦更改配件,那还得另外加钱。 专家支招:选择一个口碑好、信得过的橱柜品牌自然是首要的。但消费者自己在选购橱柜时也要对橱柜的尺寸、板材、五金件等心里有数。在具体设计方案出台后,若是有改动,则要对改动的吊柜、地柜尺寸,五金件、其他配件会增减的个数等一一列出来。谈价格时,要核实清楚,在签订合同时尽量将改动的地方注明。 看看单柜计价是如何避免这个陷阱的 每一个单柜里的设计和配置都有其自身的意义。每一款标准柜体都有相应的明确报价,非常清楚。每款橱柜的价格是多少,里面的部件等配置是不是合理,铰链、拉篮、拉手等都清晰明了。而单柜计价法除了预算表之外,还有一份信息确认单把一些细节,例如各部件的材质颜色.款式、型号等标明。 在这种情况下,内部的抽屉数量、五金件数量、托架形式、隔板的疏密度等,给消费者的信息量就很充分了。 实地考量橱柜质量,看看是不是物有所值 看清楚台面选用的材料,还有转弯等部位做的是不是细致。这可是很考工艺的。柜体材料要选择环保,防潮,耐用的。上柜上下移门的做工如何也是考察的一项,看看稳定性如何。 唯有透明计价,消费者才放心 可能有读者要问了,现在市面上的主流还是用的延米计价,这该如何避免被黑心商家“斩”呢?李小姐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,在买橱柜之前没有考虑到那么多,去某个品牌的展厅逛了算下来觉得挺便宜的,可到头来却还是花了不少冤枉钱。 读者李小姐的遭遇: 买的橱柜是以延米计价的,商家上门量尺,按照延米算,看着尺度没有问题,可事实上现在的厨房格局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几个乘法就行的,很多比方上面没有吊柜,计价的时候就无形中多花了很多吊柜的钱。再有一些嵌入式电器部分是不需要门板的,按延米算钱又多花了很多门板钱,实在划不来。 专家支招: 在这种情况下,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定制橱柜过程中,尽量把费用预算做得详实,使每一笔费用都看看清,即便他们是按延米报价,也可以要求他们将板材、贴层、五金件等标注清楚,如果对原有的橱柜要加以改动,其相应的价格调整也要注意了,不要让黑心商蒙混过关。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出严格的报价单,仔细考察考察,在总价中刨除那些不存在的柜体钱。 编辑寄语: 知道了那些黑心商家在钻价格空子上的伎俩后,消费者便可以根据自家情况有的放矢地去选择合适的橱柜了。在做这篇小小的知识文时,小编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,颇有感触——使下厨变成一种享受,它们的价值是不能简单地用每米多少钱来衡量的。 (【xian5】更新:2012/12/29 18:56:31)
|